2018梅樹月系列文稿 【臺灣裝幀藝術始祖】 2018梅樹月系列文稿 【臺灣裝幀藝術始祖】 2018梅樹月系列文稿 【臺灣裝幀藝術始祖】 臺北高校(臺師大前身)學友會創立的《翔風》會刊,自1 926-1945年共發行26期,有16期封面是由鹽月 桃甫繪製設計。《翔風》是以發表文學創作為主的藝文刊物 ,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是臺北高校第一屆高校生,在學時期即 在《翔風》發表了多篇山地踏查的探險紀錄。 除了日籍師生發表作品之外,臺籍學生如辜振甫、邱永漢、 王育霖、王育德、黃得時…亦常於《翔風》發表論文、小說 、詩文、遊記等作品。 這次梅樹月也展出了借自臺師大「臺北高校資料室」所收藏 唯一的一冊《翔風》第8號,另有臺北高校尋常科刊物《翠 榕》,還有借自國立臺灣圖書館的《翔風》合訂本原件,及 南天書局提供的復刻版《翔風》。 《生蕃傳說集》內頁插畫 鹽月桃甫│太陽征伐│1923 《生蕃傳說集》封面裝幀設計 鹽月桃甫│排灣圖騰│1923 【臺灣裝幀藝術始祖】 2018梅樹月主題人物之一的「鹽月桃甫」,是近代臺灣美術設計史上,最早從事書刊裝幀設計的畫家之一。 1923年出版的《生蕃傳說集》,迄今仍是研究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的重要著作,其封面及內頁的原住民圖騰版畫,是臺灣首度出現的原住民神話傳說題材插畫作品,而這正是出自鹽月之手。 策劃主導《民俗臺灣》編務的民俗學者池田敏雄也因《生蕃傳說集》的亮眼成就,推崇鹽月桃甫是「臺灣裝幀藝術的始祖」。 鹽月桃甫亦是「造書鬼才」西川滿就讀臺北一中時期的老師。西川滿受恩師影響深遠,兩人亦師亦友。西川滿還曾在自傳中提到,與鹽月相遇「為我的領域新添一頁」;鹽月堪稱是造書「祖師爺」! 而以「蕃人繪畫者」著稱的鹽月桃甫,在臺灣時期的書刊裝幀設計,亦偏好以「原住民」為素材;其表現的形式,則以手繪風格較木刻版畫為多。 由於鹽月經手設計的書刊,有不少是屬於官方或半官方出版的期刊,發行流通管道較受侷限,因此較不為一般民間所收藏。今年梅樹月,李梅樹紀念館特地向國立臺灣圖書館(前身為日治時期「臺灣總督府圖書館」)、師大圖書館「臺北高校資料室」、南天書局發行人魏德文先生、收藏家郭双富先生等...
2018梅樹月 3/17~4/29在三峽盛大開幕! 三峽 梅樹月官方網站:https://msm.limeishu.org.tw/ 三峽 李梅樹紀念館官方網站:https://limeishu.org.tw/